考试失利怎么办?四步走,让孩子在讲故事中获得复原的力量 | 家长慧
民小编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束后总会经历一场考试来检验前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有的孩子会因为某次考试结果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甚至影响后续的学习生活。其实,考试结果存在起伏是正常现象,在通往最终目标的道路上总会存在一些波折,关键在于如何从失落当中恢复。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善于做一个“倾听者”。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如何讲述让孩子在讲故事中恢复元气——
暑假期间,随着高考、中考、期末考等考试结果的陆续公布,考生和家长也因考试分数,情绪起伏。面对失利的考试、不理想的成绩,该怎么办?
近日,Z同学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由于期末考试失利,Z同学感到强烈的挫败感。他在网上发帖说,“除了考试失利本身的痛苦,更让我难受的是爸妈对我的态度。他们非但对我没有一点关心,还在我面前不停地说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好,把我说得一无是处,完全看不到我为考试付出的努力,我真的再也不想去上学了。”有人评论说,“失败一次就想要放弃,Z同学真脆弱!”
真的是Z同学脆弱吗?也许并不见得。学会面对失败是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这就是所谓的复原力(反弹能力)。而不同个体由于在面对失败时得到的支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复原力也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逆境或者创伤有可能带来心理问题,但如果个体获得了良好的支持力量,失败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新潜能。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在孩子面对失败时提供支持,提升他们的复原力呢?叙事疗法,即尝试听孩子的声音。具体实践环节如下:
第一步:涵容——陪孩子说出想说的话
面对子女考试失利,有时父母的确会出现失望的情绪,说出伤害孩子的话语。如:“早干什么去了”“以后知道努力了吧”等等。
接收到这样的评价后,孩子往往会有两种感受,一是:“父母果然不懂我,我的努力永远不会被看见,不想再学了。”二是:“父母果然觉得我很差劲,他们说得对,我永远学不好的。”无论是这两种想法中的哪一个,都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还会使孩子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
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有察觉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意识和行动,在接受孩子没考好这个事实后,再情绪稳定地与孩子平等对话,让孩子有充分表达的机会,说想说的话。
第二步:理解——听懂孩子的“在乎”
作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付出,理解不管成绩如何,孩子都付出了相应的努力,他们渴望得到肯定。
因此,在孩子考试失利后,家长可以尝试去关心孩子:“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啊?”这时,孩子们往往会表达出自己的不甘心和不服气。作为家长,应继续肯定孩子:“我看到你常常学习到深夜,很辛苦。”“这么多年你一直都稳扎稳打,不停努力,我们觉得你好棒!”
第三步:改写——经历挫折,体验正能量
孩子在挫折中表现出不服输的状态,有想要变得更好的进取心,这值得家长用心呵护。
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展开对话,“面对挫折,你没有退缩,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能让你坚持下去?”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要学会在对话中肯定孩子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引导他们设想坚持这样的品质将会有美好未来,以此引导孩子畅想自己未来几年后的样子以及想考的大学、想从事的职业、理想的生活等。这些对未来的期待也将成为他们继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标签: